救生设备网 > > 救援类型 >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https://www.dtdyjs.com 时间:2024-09-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中央企业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家出资企业。第四条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是指中央企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的全过程管理。第五条 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应敏带依法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第六条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履行以下监管职责:

(一)指导、督促中央企业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

(二)指导、督促中央企业建立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三)指导、督促中央企业落实各项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措施,及时有效应对企业各类突发事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四)参与国家有关部门或适当组织对中央企业应急管理的检查、督查。

(五)指导、督促中央企业参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

(六)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央企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失职渎职责任进行追究。第二章 工作责任和组织体系第七条 中央企业应当认真履行应急管理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责任制,应急管理责任制应覆盖本企业全体首拿裂职工和岗位、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第八条 中央企业应当全面履行以下应急管理职责: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二)编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并持续改进。

(三)督促所属企业主动与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对接,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四)加强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应急平台建设。

(五)做好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善后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信息披露、新闻危机处置。

(六)积极参与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第九条 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中央企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统筹协调和管理企业相应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第十条 中央企业应当对其独资、控股及参股企业的应急管理认真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责任:

(一)监督管理独资及控股子企者闭业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应急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备案、培训、演练情况;应急管理投入、专(兼)职救援队伍和应急平台建设情况;及时报告、处置突发事件等情况。

(二)将独资及控股子企业纳入中央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严格应急管理的检查、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

(三)对参股等其他类子企业,中央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经营合同、公司章程、协议书等明确各股权方的应急管理责任。

应急救援的要求是什么?

应急救援要求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中有提及,以下即为相关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三条:工作原则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十六条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当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应急队伍建设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

第十七条

公司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及时发现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十八条

公司安全监察部、各部门应当加强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九条

各单位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应当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与公司及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有关预案衔接,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论证或评审,并征求应急预案涉及部门和单位的意见。论证和评审中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公司安全监察部和根据各厂站、项目情况,将应急预案按属地管理要求实行分级备案,并正式发布实施。

而应急救援的五大原则则是: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五)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行政管理管控措施有哪些,怎么控制防范风险?

答复:以简单的论述这个问题?

首先,在行政管理事务过程中,以进行综合行政区域划分具体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工作事务纪要突出工作重点,以行政管理人员做好专项治理与专项督查,以行政总监做好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以适合专项治理的调研方法及途径,以适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取所需”的办法,以采取整合配套资源或纠正偏差预案,以采取折中方案的形式,以“防范风险、控制落差、基准定位”为预定的工作要求及最佳方案。

其次,在行政管理执法过程中,以行政管理人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突出行政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为重,以遵循职业道德准则与职业义务的各项要求,以共同遵守本属工作岗位职责与工作纪律要求,以按质按量的完成属下的本职工作,以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章制度,以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规程作业,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做好应对的应急突发事件,为行政综合管理部门树立良好的形象。

再次,在行政管理运维过程中,以“集中思想、统一调度”的工作原则,以有效控制事故发源地,以随时待命做好集散地的巡逻盘查工作,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之下,以进一步遏制事故风险降低,以参加施救人员能够起到共同监督与防微杜溅的作用,以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

谢谢!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五)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2、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2)爱岗敬业,一丝不苟。

(3)精通业务,操作规范。

(4)反应迅速,冷静沉着。

(5)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奉献。

2、基础知识

2.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3)控制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程序和措施。

(4)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5)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政策。

2.2、紧急救助员职业基础知识

(1)紧急救助员职业的性质、任务及工作程序。

(2)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3)紧急救助员的权利与义务。

(4)紧急救助职业与相关职业的联系与区别。

2.3、火灾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消防基础知识和火灾紧急救助原则。

(2)火灾的特征及其危害性。

(3)火场初期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4、常见危险化学品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一般特点、处置程序和方法。

(3)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

2.5、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自然灾害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

(3)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项。

2.6、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

(3)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中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

2.7、安全疏散与逃生基础知识

(1)火灾烟气的危害及流动特点。

(2)各类突发事件中人员避难和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3)救人和自救的基本知识。

2.8、医疗救护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中对人员救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常见事件类型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和救护方法。

(3)现场急救的实施程序。

(4)简单的人体生理解剖和病理知识。

(5)常用医疗救护器材和用品的使用常识。

2.9、安全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预防的总体原则和一般方法。

(2)防火基础知识。

(3)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4)交通事故处理基础知识。

2.10、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4)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1)应急救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两个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把遇险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弃一丝解救遇险人员脱离险情的希望,不准有新的人员伤亡,更不准以活人来换死人。(2)在对灾区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坚持先活人后死者的原则。(3)要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4)坚持保护环境,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最近更新

救援类型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