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设备网 > > 解决方案 > 创新消防应急救援教学培训方式

创新消防应急救援教学培训方式

来源:https://www.dtdyjs.com 时间:2024-06-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随着消防改革的转型升级,对标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定位,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日益重视对于灾难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高效应急响应。

著名的“黄金一小时(Golden hour)”理念阐述“意外灾害事故后,创伤人员生存与死亡与否,以及身体是否存在不可逆性恢复取决于救助的黄金一小时”。

发达国家应急救援机构已十分重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组织实施的培训,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多种形式的仿真模拟人,帮助学员熟练运用所掌握救治技术,快速准确地操作现场急救器材,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救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我国现场急救培训工作在医疗、消防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培训方式和内容还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是相对一个薄弱环节。

1.消防救援人员对急救工作认知不足

近年来,多地政协委员提案中都有《关于开展公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的提案》的建议,其中都提出了要对消防、公安等主要行业群体开设中级救护培训的措施。

提案指出,我国每年发生的突发事件高达上百万次,而相当多的伤亡是因为没有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

民众普遍认为紧急救护工作主要是医务人员职责,而民众最大的义务是尽所能帮助伤员远离危险源,或拨打救护电话。

然而,我国紧急急救服务体系尚不健全,120急救资源也较为短缺,等待专业人士到达前的时间才是救助成功的关键;如果参与第一处置的消防救援人员掌握了生命救护的黄金时间,可以大大提高被救者的生存几率。

2.消防救援人员掌握的急救能力有限

消防救援人员知识技能储备不足,无从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

发达国家每3~5人中间就有1人熟知急救知识与技能,而我国即便是从事专业应急救援的消防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都比较肤浅,对于火灾、溺水、触电等危险性高的意外事故的处置应对能力欠佳。

应在一批特殊职业人群中,尤其是消防救援、公安警察、地铁交通人员率先普及心肺复苏和四大技术等急救知识,以提高社会人群对灾难事故和突发急病的应急能力。

3.急救风险高,影响救护者意愿

救助人员需要承担急救风险,因此对提供帮助产生较高的警惕性。

尤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救助人员对风险的承受力。

救助人员在准备救助的那一刻产生了救护的顾虑,担心承担后果,害怕伸出援手,甚至不敢提供帮助。

因此必须将相应的急救技术固化形成一套专业、科学、标准的操作流程,使救援人员明确救助的评估、实施流程,掌握准确的动作手法和操作步骤,借助一定的器材载体量化成效,通过考试考核取得具备相应的资质证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最近更新

解决方案排行榜精选